当前位置:首页 > 诗词句子 > 正文内容

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(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)- 岑参的诗词 -可可诗词网

大家好,最近很多小伙伴想了解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,今天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,一起来看看吧。年代:唐代诗人作者:岑参←上一篇: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     下一篇:寄左省杜拾遗 →诗词简介: 这是岑参于天宝十三年(754)随安西节度使兼北庭都护封常清驻军轮台时写的一首咏雪送别诗。诗人以咏雪为线索,捕捉住塞外的独特景观和生活细节,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比喻,有声有色地描绘出奇异瑰丽的西北边塞风光和艰苦的军旅生活。全诗以雪景衬托送别,又在送别中描绘雪景,情景交融,表达了真挚热烈的情谊。篇末以怅望归客留下的雪上马蹄收尾,十分含蓄地透露了依依别情,给人以无限的遐想。诗咏送别而不哀伤,写奇寒而不悲凉。诗人以梨花盛开来比喻塞北风雪,便给人以美的陶醉和温暖如春的感觉,加之对送别热烈气氛的泻染,使诗歌洋溢着一种轻快乐观的旋律,从而便自然地冲淡了送别的怅惘之情和塞外的冰雪严寒。
  • 原文
  • 拼音
  • 繁体
  •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.[唐].岑参.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犹著。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
  • 《 bái xuě ɡē sònɡ wǔ pàn ɡuān ɡuī jīnɡ 》《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》.[ tánɡ ]. cén cān..[ 唐 ]. 岑 参 .běi fēnɡ juǎn dì bái cǎo zhé , hú tiān bá yuè jí fēi xuě 。北 风 卷 地 白 草 折 , 胡 天 八 月 即 飞 雪 。hū rú yí yè chūn fēnɡ lái , qiān shù wàn shù lí huā kāi 。忽 如 一 夜 春 风 来 ,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。sàn rù zhū lián shī luó mù , hú qiú bù nuǎn jǐn qīn báo 。散 入 珠 帘 湿 罗 幕 , 狐 裘 不 暖 锦 衾 薄 。jiānɡ jūn jiǎo ɡōnɡ bù dé kònɡ , dōu hù tiě yī lěnɡ yóu zhù 。将 军 角 弓 不 得 控 , 都 护 铁 衣 冷 犹 著 。hàn hǎi lán ɡān bǎi zhànɡ bīnɡ , chóu yún cǎn dàn wàn lǐ nínɡ 。瀚 海 阑 干 百 丈 冰 , 愁 云 惨 淡 万 里 凝 。zhōnɡ jūn zhì jiǔ yǐn ɡuī kè , hú qin pí pá yǔ qiānɡ dí 。中 军 置 酒 饮 归 客 , 胡 琴 琵 琶 与 羌 笛 。fēn fēn mù xuě xià yuán mén , fēnɡ chè hónɡ qí dònɡ bù fān 。纷 纷 暮 雪 下 辕 门 , 风 掣 红 旗 冻 不 翻 。lún tái dōnɡ mén sònɡ jūn qù , qù shí xuě mǎn tiān shān lù 。轮 台 东 门 送 君 去 , 去 时 雪 满 天 山 路 。shān huí lù zhuǎn bú jiàn jūn , xuě shànɡ kōnɡ liú mǎ xínɡ chù 。山 回 路 转 不 见 君 , 雪 上 空 留 马 行 处 。
  • 《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》.[唐].岑參.北風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飛雪。忽如壹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散入珠簾濕羅幕,狐裘不暖錦衾薄。將軍角弓不得控,都護鐵衣冷猶著。瀚海闌幹百丈冰,愁雲慘淡萬裏凝。中軍置酒飲歸客,胡琴琵琶與羌笛。紛紛暮雪下轅門,風掣紅旗凍不翻。輪台東門送君去,去時雪滿天山路。山回路轉不見君,雪上空留馬行處。
  • 译文
  • 注释
  • 诗评
  • 狂风席卷着大漠北塞,吹折坚韧的白草,倒落如踩。北疆的八月,就有大雪将天地铺盖。好似突然一夜之间春风吹来,千树万树梨花盛开。雪花飘飘而落,打湿了帘珠,结冰在帷幕绮罗。狐皮裘再不觉暖和,锦缎被褥也觉单薄。将军的兽角硬弓也冻得拉不开,都护的铠甲铁衣难穿著。浩瀚的沙漠处处纵横百丈巨冰,惨淡的愁云凝滞仿佛压低了天空。中军帅中摆下酒筵,为武判官归京送行,胡琴、琵琶伴着羌笛,起舞和鸣。纷纷扬扬的暮雪飘落在军营辕门,寒风狂舞着红旗,红旗被冻挺凝结成为一抹静止的红云。山回路转,再也见不到远行的人,雪地上空留下一排,马儿行走的蹄痕。
  • 1.武判官:是作者在西北幕府的同僚,生平事迹不详。判官:是唐代节度使幕府的僚属,为掌书记,即负责处理政务和公文的文书。2.卷地:形容风势迅猛,飞沙走石,卷地而来。白草:西北边疆生长的一种野草,秋季干枯变白色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“鄯善国(今新疆鄯善县)多白草。”颜师古注:“白草,草之白,似莠而细,无芒,其熟时正白色。”3.忽如:就如。杜甫《峡中览物》:“巫峡忽如瞻华岳,蜀山犹似见黄河。”用法相同。4.散入:飘入。珠帘:用珠子穿缀的帘子。罗幕:绫罗做的帷幕。“珠帘”、“罗幕”表明居室华贵。狐裘:狐皮作的袍子。锦衾(音qin):锦缎被褥。5.角弓:用兽角装饰的一种硬弓,不得控:控制不住。是说手冻得失控,拉不开弓弦。都护:为都护府长官,是唐代镇守边疆的大臣。当时设安西、安北、北庭、单于、安东、安南等六个都护府,每府置大都护一人。这里的“将军”、“都护”都是泛指。铁衣:铠甲。著:同“着”,穿。6.瀚海:大沙漠。《名义考》:“皆沙碛,若大风,则行者人马相失,夷人呼为瀚海。”阑干:纵横貌。愁云:阴云晦暗,使人愁闷,所以叫“愁云”。惨淡:阴沉暗淡。凝:凝滞、冻结。7.中军:古代军队编制分为左、中、右三军,中军为主帅驻地,这里指主帅的营帐。饮归客:指为武判官饯行。羌笛:古代羌族吹的管声乐器。8.辕门:古代行军安营,周围以军车围绕,用两车辕相向对立为门,叫辕门,即军营的大门。掣:扯动、牵拉。冻不翻:是说旗被雪凝冰冻,风吹而不能飘动。9.轮台:为汉、唐两代驻军之地,唐代属北庭都护府所辖。故址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县。北庭都护府治所在金满县(今吉木萨尔县北),但都护也常驻守轮台。天山:东西横贯今新疆中部,西端伸入苏联中亚细亚,全长2500公里。10.山回路转:指山路曲折。回、转都是曲折拐弯的意思。马行处:指马蹄印。
  • 【集评】

    清·章燮:“此诗连用四‘雪’字,第一‘雪’字见送别之前,第二‘雪’字见饯别之时,第三‘雪’字见临别之际,第四‘雪’字见送归之后。字同而用意不同耳。”(《唐诗三百首》笺注卷之二)近·喻守真:“此诗是咏北地飞雪的情景,并写雪中送武判官的情绪。全诗句句咏雪,别意自见。上段是泛咏胡天的雪景,觉得冷气逼人;下段是正写送别武判官归京,仍从‘雪’字生发出来。全诗关键在四个‘雪’字。”(《唐诗三百首详析》中华书局1981年版)【点评】

    此诗题目有二,一是“白雪歌”,一是《送武判官归京》,一是咏雪,一是送行,两个主题却有互为宾主,相得益彰,没有对雪的吟咏,这首送行诗就失去了它的独特之所在;没有送行的主题,对雪的描摹便成为了没有人物、没有精神的雪原写生。故此诗连用四个“雪”字,分别镶嵌在四个要冲之处:“第一‘雪’字见送之前,第二‘雪’字见饯别之时,第三‘雪’字见临别之际,第四‘雪’字见送归之后。” (清从章燮《唐诗三百首》笺注卷二)第一个雪字“胡天八月即飞雪”,是送别的大背景,其所引发的是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的奇异景致;第二处“纷纷暮雪下辕门”引发在饯别席中冷眼观赏“风掣红旗冻不翻”的景致;第三处“去时雪满天山路”是执手相别对前程万里的瞩望;第四处“雪上空留马行处”是人已去而空留马迹的怅惘。“雪”的主题始终伴随着送行的情谊。
  • 赏析一
  • 赏析二
  • 赏析三
  • 唐代诗人岑参 (715—770) 作。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边塞雪天的壮丽风光,既抒写雪中送友的真挚情谊,更表现边防将士艰苦的生活环境,歌颂他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。《白雪歌》 的主要特色是充满了奇情妙思,奇姿壮采。诗一开篇: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”劈头就写边地风猛气寒。一个“即”字,表现出诗人对于“八月飞雪”的惊异神情。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”两句,把风吹雪飞、漫天皆白、雪裹千林的塞外奇寒之景,写成了春风吹拂、梨花竞放、一派生机的江南春色,使人如见千万树梨花争芳竞艳,如闻清香馥郁,以至忘记奇寒,感到温暖喜悦。诗人以奇丽的想象“妙手回春”,真是豪情洋溢,奇趣横生。接着,诗人又从将军、都护的感受来描写,用雪湿罗幕、狐裘不暖、角弓不控、铁衣难著等典型的细节,把塞外奇寒描绘得具体真切、新鲜有趣。诗的后半篇写送别。“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”两句,运用夸张手法,大笔挥洒出一幅瑰奇壮阔的沙海雪景,为送别渲染环境气氛。接着写中军置酒饯行和辕门送别。“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”两句,写红旗被冻结,狂风猛烈拉掣,欲翻而不能翻,活现出天气的奇寒。纷纷飞舞的白雪与冰冻的红旗相映照,形成了白与红、冷与暖、动与静的对比,真是奇妙的景致。收尾两句:“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”用雪地上留下的蹄印,表现诗人深情目送友人远去。犹如电影中的“空镜头”,借景传情,妙不可言。全篇写景抒情,有大笔勾勒,有细节刻划,有如实白描,有浪漫奇想,笔法变幻莫测,最适合表现光怪陆离、瑰奇壮丽的边地风光。诗中或二句、或四句一转韵,韵脚的交替与场景的转换互相配合,如写风狂雪猛,用急促的人声仄韵,状春暖花开,即转为轻柔舒缓的平韵。音情相生,更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。
  •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(754)再度出塞,任安西、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下判官,此诗即写于这一期间。判官为节度使属员,武判官姓名不详,可能是岑参的前任或同僚。唐诗中有一种“赋得体”,多为五言,一诗写两面,唐人常用此体赠别。如高适《赋得征马嘶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》、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前者兼写征马嘶鸣以送别,后者兼写古原野草以送别。岑参这首诗,诗题上虽无“赋得”二字,却显然是仿效“赋得体”的,它兼写白雪以送别。但诗人的独创性在于以奔放的七言歌行代替整肃的五言,且使咏雪和饯别的描写融合无间。诗一开始,就先声夺人,以粗犷突兀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北国风光图。那席卷大地的威猛,那力“折”白草的刚劲,还有那引带出漫天飞舞的雪花的声势,把呼啸于广袤原野的北风写得有声有色,具体可感。或以为这是北国严冬的景色吧?不,诗人醒目地紧补一笔: “胡天八月即飞雪。”楚天八月,尚属炎夏,而胡天八月,却已漫天风雪。一个“即”字,透露出南国诗人对这奇寒气候的惊讶。接着,诗人妙笔生花,对一夜暴风雪后的冰雪世界作了出人意表的比喻: 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在岑参之前,以雪来形容梨花的,尚有所见,如“芳春照流雪,深夕映繁星”(齐王融《咏池上梨花》)、“洛阳梨花落如雪”(梁萧子显《燕歌行》),李白的佳句“柳色黄金嫩,梨花白雪香”、“梨花千树雪”则更一直为后人所称道。但象岑参这样反过来以梨花咏雪的,却难得一睹,而以春风吹开梨花来形容狂风带来暴雪的,更是绝无仅有。以雪状梨花,不仅写了梨花的洁白,还带给梨花以冰清冷艳之感。而以梨花状雪,效果刚相反。在二十四番“花信风”中,梨花属“春分”之花,以它状雪,在视觉形象上,与白梅一样,都可给人以洁白的色感,但它所具有的春光中的暖丽感,却是属于“小寒”之花的白梅所无法具备的。所以,诗人这别开生面的比喻形容,再加以“忽如”一词的轻灵转折,“千树万树”的有意复迭,以及那由入声转平的响亮声韵,就好象为那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弹奏出一支轻松喜悦的咏叹调,给严寒的边塞带来洋溢的春意,为之平添了无限的希望和生命力。面对狂风暴雪,而忽发和煦春风、万树梨花之奇想,这正是“盛唐气象”在诗人心灵世界的反映。“散入”四句,继写北地的风雪,不过由自然界着眼转为从人的观感落笔。纷纷扬扬的雪花,呈固态,故云“散”;由外入内,粘触罗幕,遇热消融,变液态,故云“湿”。狐裘不暖,言白天;锦衾恨薄,道夜晚。“将军”、“都护”,互文见义; “角弓”、“铁衣”,扣紧军营生活。以“控”、“着”动词结句,则显得豪壮有力。四句诗,用词准确,描绘真实自然,深得体物赋形之妙。诗至此,句句写风雪,写风雪带来的严寒,却丝毫没有给人以凄苦之感,真可谓白雪的颂歌。这支白雪歌,唱出了送武判官归京的广阔背景。“瀚海”以下六句,写送别前的中军饯行宴会。“瀚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”两句写宴前,上句写地面,辽阔沙漠,千里冰封,那是飞为八月的边塞创造出来的奇迹壮观。下句写天空,阴沉太空,灰云密布,正在积蓄力量,再降大雪。这自然环境的描绘,烘托了饯别的氛围,预示着归客途程的维艰。以“愁”状云,颇为形象贴切。“云无心以出岫”,本无所谓“愁”,这“愁”字,赋予下雪前的阴沉云彩以神态,也流露了送行者的心情。“中军”两句正面写饯宴。主帅设宴送行,自是隆重热闹,宾主频频碰杯,谆谆话别,轻歌曼舞,灯红酒绿,可写者甚多,诗人却只用三件乐器名称来写整个宴会。“胡琴琵琶与羌笛”,匠心就在于这三件乐器都传自塞外:见人归京,已动离情;复听异域音乐,自然更增家国之思。这貌拙而神巧的手法,从选材上表现了诗人的深厚艺术素养。“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”两句,不少鉴赏之作以为是写送别时之景,颇可商榷。一则千里沙塞无舟楫可通,既不乘船,何能暮时始行?二则送别之时,如果飞雪纷纷,仅可目穷咫尺之外,焉能“山回路转”才“不见君”?飞雪扑谷填坑,又焉能“雪上空留马行处”?实际上,这两句是写宴散后步出中军帐时所见景象。“暮”字交代饯宴的时间,“纷纷”的飞雪则既与饯宴前的“万里凝”云相呼应,又为次日送别时的“雪满天山路”作了铺垫,章法细密。特别是“风掣红旗冻不翻”的形象,更见奇特雄伟。在那千里冰封、万里雪飘的银白世界中,一面红旗突兀于前,红与白,动与静,对比鲜明,显示出风的强大,雪的飘逸,旗的凝重,富于实体感。能择取境界如此雄迈的景象入诗,也足见离情别绪并没有压扁诗人豪壮之心。结语四句,情景交融,极具佳妙。近于“顶真”的笔法,不但使音调流畅,而且使写景清晰如画,表情绵密浓重。四句诗,象电影镜头,一个个逐渐推开,最后只剩下一片雪的世界,一行马的蹄印,一个漫天冰雪、奇伟红旗映衬下屹立不动的诗人背影。他伫望白雪皑皑的天山路,是沉醉于对友人的依恋惜别?是担忧友人路途艰难?是怀念远方的乡亲君国?是回顾自己年来的边塞生活?真是言已尽而意未穷,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。杜甫曾夸赞岑参之诗“意惬关飞动,篇终接混茫”,此诗当之无愧。诗写送别,虽流露了某种怅惘之感,却无别离诗通常所有的“黯然消魂”、百感凄恻的低沉情绪,也没有对戎旅生涯的厌倦和悔恨。相反,由于诗人能敏锐地捕捉住新而奇的自然景观,将粗犷的勾勒和细腻的描绘相结合,并以歌行体平仄换韵的特色配合场景的更移和形成节奏的跳荡。使全诗体峻、意奇、语新,再现了我国西部边塞奇伟瑰丽的风光,令人精神振奋,耳目一新,不失为一曲典型的“盛唐之音”。奇峭。起飒爽。“忽如”六句,奇才奇气,奇情逸发,令人心神一快。须日诵一过,心摹而力追之。“瀚海”句换气,起下“归客”。(方东树《昭昧詹言》卷十二)此诗连用四“雪”字,第一雪字见送别之前,第二雪字见饯别之时,第三雪字见临别之际,第四雪字见送归之后。字同而用意不同耳。(章燮《唐诗三百首注疏》卷二)
  • 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。他抱着“万里奉王事,一身无所求,也知塞垣苦,岂为妻子谋”(《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》)的豪情壮志,曾两度出塞:一次是天宝八载(749)冬至十载(751)春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,任右威录事参军,充节度使掌书记;一次是天宝十三载(754)夏秋间至至德二载(757)春在北庭都护、伊西节度使封常清幕,先任支度判官,后任支度副使。这两次出塞,在诗人三十五岁至四十三岁之间,正当壮盛之年,是人生最意气风发、大有作为的时期,岑参亲自体验了艰苦的边塞戎伍生活,亲目饱览了祖国边疆雄奇壮丽的自然风光,喷薄的火山,蒸腾的热海,莽莽的戈壁,坚韧的白草,漫天的飞雪,在他诗歌中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,融人了特异的奇情壮采。从此,岑参的诗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,正如杜确所说,“其有所得,多入佳境,迥拔孤秀,出于常情,每一篇绝笔,则人人传写,虽闾里氏庶,戎夷蛮貊,莫不讽诵吟习焉”(《岑嘉州诗集序》)。确实,他的边塞诗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,诗境怪怪奇奇,使人目眩神摇,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天宝十四载(755)作于北庭,是诗人第二次出塞期间的一篇力作。这是一首送别诗,但它能不落常套,不再去抒写那说滥了的离愁别恨,而是生动形象地刻划了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壮丽雪景,表现了极其豪迈的情调,在送别诗中是别具一格的。究其原因。固然取决于这首诗的构思是新颖独到的,岑参极善于运用这种手法,他的集子中有很多首送别诗都把重点落在对异域风光的尽情描绘上;而更重要的是,艰苦而充实的边庭戎伍生活是当时知识分子十分向往的,士人出塞从军建立功业已蔚然成风,岑参的边塞诗反映了时代的昂扬精神,体现了“盛唐气象”,诗人积极奋发的世界观决定了他在诗中不再低唱昵昵儿女之情,而要高歌勇士鞺鞑之声。全诗分两大截,前十句极力从正面描写西北地区的壮丽雪景,是“白雪歌”题中应有之义;后八句具体描绘军中为武判官送别的情景,亦是题中“送武判官归京”应有之义,同时后八句继续从侧面描写雪景,进一步强化“白雪歌”的题意。由此可见此诗的组织结构是异常严密的。诗一开篇,就紧扣题目,拔地而起:“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”狂暴的北风卷地而来,坚韧的白草也被刮断,西北地区刚到八月,就降下了一场漫天大雪。这一发端,突兀利落,气概不凡,高度概括了边塞上风猛雪早的气候特点。接着,诗人展开联想,运用一个极其新奇而大胆的比喻,形象鲜明地写出了飞雪的来势突然和它的瑰奇美丽: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”大雪铺天盖地而来,仅仅一夜工夫,千枝万桠都粘满了白雪,远远望去,好象忽然刮来一阵浩荡的春风,催动得千万株梨树,都绽开了洁白的花朵。啊!真是美极了!前人将飞雪比成“连蝶”、“飞花”、“玉尘”、“银砾”、“柳絮”,固然也很形象,但那只是局部小范围的细小雪景,决无岑诗那样的气势和韵味。同时,“春风”“梨花”的比喻不仅使边地雪景如画,而且还显示了诗人乐观开朗的胸襟。在这一点上,岑参更胜过了前代诗人。以上四句,是茫茫原野上的雪景,为远望所见; 以下四句,转入帐幕之内,为切身所感。“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”雪花钻进珠帘之内,由于帐篷内烤火取暖,温度较高,转眼之间,浸湿了罗幕。厚厚的狐皮裘袄,毫无暖意,软软的锦缎绸被,只嫌单薄。兽角装饰的硬弓,冻得拉不开了;都护披挂的铁甲,冷得难以上身。这些诗句,只是就军营中经常使用的几样东西,通过人的主观上的异常感觉,来显示出边地的酷寒,写得极其真切,使人产生身历其境的感受。写到这里,诗人笔锋又一转,再转向帐篷外冰天雪地的广阔世界:“瀚海阑千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”戈壁滩上,百丈冰凌(指冰山雪谷),遍地纵横;万里长空,阴云惨淡,无边无际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为了公事,武判官不得不走,可见其旅途上的艰苦了。为了关心武判官这艰苦的旅程,大家必然要注目帐篷外的冰山雪谷,惨淡愁云。如此由写景过渡到送别,极其自然。“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”胡琴琵琶和羌笛同时演奏起来,异域的乐曲,豪迈的情调,帐篷内送别的宴席上情绪异常热烈,人人都劝回京的兵将多饮一杯,可以抵挡一阵路上的严寒。欢送宴席上一定还有许多热烈的祝愿,将士们托他们转达家人的话语等,因为跟“白雪歌”的题意关系不大,所以都被诗人剪裁掉了。如此一处理,这两句诗就显得笔墨集中, 简净有力。“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”接着写当武判官等以及送行的人走出辕门时,雪下得更紧了,纷纷扬扬,天色也变得越来越昏暗,尽管呼啸的北风使劲地吹刮,辕门口插着的红旗被冻得硬梆梆的,再也不能翻卷飘动了。其中以“暮”字来形容天色的昏暗,非常逼真(“暮”不作傍晚讲,因为武判官决不可能在傍晚出发);以“掣”字来形容风力的强劲,十分传神。而在如此强劲的风力下,红旗居然“冻不翻”, 由此可以想象到边地气候之严寒,部队生活之艰苦,而武判官为了军务,仍然冒着大风雪上路,这种坚毅勇敢的精神,是十分可敬的。诗人这种赞颂钦佩的感情,尽在不言中。最后四句,写送行的场面:“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; 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。”诗人送客一直送到轮台的东门,远望天山,白茫茫的一片,分不清那是山,那是路;眼看着一行人转过山角,渐渐看不见了,空旷的雪地上,留下了一行清晰的马蹄印迹。这是在冰光雪色背景上的一个特写镜头,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:有戍地的酷寒艰苦,有行人的坚毅勇敢,有送者的深情注目……总之,有悠然不尽的余味。前人论诗歌结尾,有“宕出远神”一法,即沈义父所说:“结句须要放开,含有余不尽之意,以景结情最好。”(《乐府指迷》)这首诗即采用了这种方法,并获得了突出的艺术效果。此诗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的送别场面,而读后却使人感到壮伟豪迈。这除了构思新颖独到的原因外,还跟作者独具特色的表现手法分不开。诗人善于捕捉富有生气的形象,运用粗犷的线条、夸张的手法来着力刻划,形成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奇情壮采。为了强调边地的风猛雪早,诗人夸张地写坚韧的白草竟然被卷地的北风吹折,南方仍然是残暑未退的八月北方却已是漫天飞雪。为了强调雪中的酷寒,诗人夸张地写“狐裘不暖锦衾薄,将军角弓不得控。”由于采取了夸张的写法,“壮辞可得喻其真”,突出了事物的特征,使其更加真实,就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效果,“信可以发蕴而飞滞,披瞽而骇聋矣!”(引文俱见《文心雕龙·夸饰》)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春风、梨花作比,使人感到春意盎然;写辕门大雪,天色昏暗,却偏点出那茫茫白雪中的一竿风刮不动的被冻僵了的红旗。千里皑皑一点红,色彩的对比何等鲜明强烈;劲风猛刮旗不翻,酷寒的描写何等形象生动。这样写,既增强了诗歌的形象美,又有力地抒发了诗人豪迈壮伟的情思。全诗以“雪”为中心,紧扣“雪”字来落笔,而又兼顾到送别场面的描写和送别之情的抒发。从“飞雪”到“暮雪”,到“雪满天山路”,再到“雪上空留马行处”,是直接写雪;而“散入珠帘”、“百丈冰”、“冻不翻”等,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间接写雪。由于多侧面多角度地写雪,所以“白雪歌”的主旨非常突出,上升到主导地位;而送别场面的描写和送别之情的抒发,仍紧紧扣牢写雪来进行,使场面融和在雪景中,使感情渗透在画面里,使人感到这是一次充满异域情调和壮伟感情的特殊的分离,全诗饱含着鼓舞的力量而决无凄厉的韵味。它别具一格而独放异彩。这首诗韵随情转,换韵自由而灵活,韵脚随着画面的转换而转换。如开篇写风猛雪早用入声“屑”韵以相适应;“春风”“梨花”两句即转入平声“灰”韵,以表现对于这壮丽雪景的欣赏喜悦之情;形容帐幕内严寒的四句,再转到短而促的入声“药”韵,以表现部队生活之艰苦……再加上全诗绝大部分用散句(只有一联偶句),一气流注, 自然顺畅,气势奔放,豪迈昂扬,充分发挥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积极作用。

发表评论

(必填)
(必填)
(选填)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«    2024年4月    »
1234567
891011121314
15161718192021
22232425262728
2930